學黨史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
——公司開展“重憶革命史 重訪初心地”中高層干部黨性提升培訓
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是集團第三次黨代會召開后的開局之年,是“十四五”規(guī)劃的啟動之年,也是公司奮力建設(shè)“百億四建”的奠基之年。在這樣的關(guān)鍵時期,公司開展“重憶革命史 重訪初心地”中高層干部黨性提升培訓,旨在讓廣大黨員干部懷著虔誠崇敬的心情,來到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的圣地,二萬五千里長征最后的終點,紅色革命圣地——延安,踏訪先輩遺跡,追尋紅色記憶。
聆聽延安革命歷程,堅定思想,暢學黨史。延安市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曾是原陜甘寧邊區(qū)政府首府,古有“塞上咽喉”、“軍事重鎮(zhèn)”之稱,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開班儀式上,梁家河培訓學院常務(wù)副院長劉樹峰從延安的歷史發(fā)展到成為黨的搖籃,從知青下鄉(xiāng)到成為正在發(fā)展的新興城市,客觀、全面的介紹了延安這座城市的精髓和內(nèi)涵。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兵提到“延安是出思想的地方;延安是出精神的地方;延安是出實踐的地方;延安是探索先進文化開端的地方”。他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做到深刻理解延安精神豐富內(nèi)涵,增強黨性修養(yǎng);充分汲取紅色文化精神滋養(yǎng),凝聚奮進力量;嚴格遵守培訓紀律,維護良好形象。《百年黨史之延安十三年》的專題授課,更是讓每一位干部劃過歷史的沿途,完整的回顧了延安革命和精神的內(nèi)容。課堂上,每位同學或是認真聽講,或是奮筆疾書,好似每一個深入之點都能學到點什么。
踏遍延安紅色沃土,身臨其境,磨練黨性。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革命圣地孕育著偉大的延安精神。從寶塔山到中共中央西北局,從王家坪到楊家?guī)X,從橋兒溝到棗園文化基地,內(nèi)容豐富的革命根據(jù)地、陳列室、博物館、紀念館和飽含深情的革命故事,電影《阿良的長征》、舞臺劇《延安延安》都讓這座城市的形象更加宏偉,讓我們對延安這個革命根據(jù)地更加崇敬。重溫入黨誓詞、高唱革命歌曲、大聲誦讀《回延安》等環(huán)節(jié),都讓我們再一次從內(nèi)心深處堅定了筑牢了黨性根基,堅定了理想信念。中國共產(chǎn)黨人當年“團結(jié)一致、堅韌不拔、艱苦奮斗、勇于擔當”的精神,至今仍影響著我們。
知青文化遍地開花,艱苦奮斗,碩果累累。梁家河及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館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歲月為活的教材,聚焦黨員和干部隊伍建設(shè)實際,系統(tǒng)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梁家河“大學問”,培養(yǎng)黨員干部的群眾思想和實干作風,努力把“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理念變成黨員干部的自覺行動,著力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形式多樣的學習過程,讓我們再一次學習了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一代青年為改變農(nóng)村面貌而奮發(fā)努力,所展現(xiàn)的責任與擔當,讓我們將“四個意識”更加牢固地銘刻于心。
奮力感知革命偉力,跨越發(fā)展,奔赴未來。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四天的時間,飽滿而豐富的歷程,熠熠生輝的延安精神已經(jīng)深入每一位黨員干部的心中。重憶革命史,重訪初心地,用心觸碰延安精神,用情解讀延安革命,從歷史中感悟延安精神的偉大,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滋養(yǎng)初心,汲取力量。接下來,公司的每一名黨員干部將把這寶貴的精神財富融入到公司的發(fā)展中,不忘初心使命、堅定砥礪前行,用“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的精氣神兒,為公司實現(xiàn)“百億四建”拼搏努力,為集團實現(xiàn)“千億華西”和邁進“世界五百強”錦上添花,以優(yōu)異的成績獻禮黨的百年華誕。